为什么中国不喜欢棒球?

苗志霞苗志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下个人看法。 中国历史上对于西方运动不太重视,除了篮球外,足球和排球都是上世纪50年代之后才陆续开始重视并大力发展。而棒球是一项非常有“贵族气质”的运动——要求高、技巧性也强,同时由于比赛节奏快慢相当,对体能的要求不是很高(比起足球和篮球),所以一般被认为是不输于其它外国球的绅士运动。

在近代以前,中国是很少将棒球这项活动引进的(台湾省除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古代中国社会注重“礼仪”,而棒球这种带有攻击性的体育运动被视作是“野蛮”“不绅士”的行为;其次在于传统儒家思想对于个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身份界定,让社会地位低的人从事竞技体育而被看作是“自甘下贱”的行为。 当然到了现代社会,这些陈旧观念都应当被摒弃,我们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各种运动项目,但是棒球在中国的衰败有其必然原因。

我个人是从2006年开始接触棒球并在一年后正式成为职业选手,在北京队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身份转换。我在美国期间也曾多次参加半职业和全职业的棒球赛,与国内不同的是这些比赛中并没有限制球员上场打时间的规定,所有能打满场的球员都会得到出场机会并且会根据场上的成绩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在美国业余棒球手的训练是非常认真的,很多甚至超过专业队的水平。 在中国不同,虽然也有很多热爱棒球的球迷,但能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训练的队伍却非常少。我担任北京青年队教练期间,一年最多的时候也就有不到100个小朋友报名参加试训,最终能够留在队里参加日常训练的和参加比赛的就更少了(因为青少年参赛还得算参赛费),可见大众对于这项运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之低。

另外还需要提及的一点是,棒球作为美国国民体育运动,其商业价值是被广泛认可的,各个大联盟的比赛收视率从不靠后,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在家里观看比赛直播的人数创历史新高。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支棒球队能够拿到过国内职业联赛总冠军,也没有一支棒球俱乐部能够在CBA或者中超等顶级联赛中生存下来(上海大明星队参加过全国甲B联赛并曾升上甲A,不过后来因为经营问题还是降级了),所以说棒球作为商业项目在这里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胥百昊胥百昊优质答主

棒球有几大特点,在于它既不强调个人技巧,也不强调个人的体能素质,而是强调运动员在各方面都具有均衡的素质,你不能说作为棒球运动员谁的个人技能是特别突出的。此外,棒球是个个人努力为主,团体协作为辅的项目,虽然它是团体运动,但你在上场的时候就是你的时刻,棒球是根据个人的打击率、个人的防守能力来进行评价的。

像奥尼尔,他的弹跳不如乔丹好,爆发力不如乔丹好,速度不如乔丹好,但是他的身高好啊,我可以依靠这个身高打天下,但是我这个身高,如果放到棒球队里未必能进一队。而且,对于棒球运动员来讲,没有非常明确的位置分工,一个运动员随时都可以顶其他位置。那么在投手位置上,它要求一个运动员有非常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要学会在场上完全静下心来面对一个打击者,不能有丝毫的心理波动。

你如果说棒球很单纯地就是靠运动能力在竞争的话,可能博尔特跑了两步就赢了,但是棒球并非如此,棒球是在智力上的一种竞争。所以你看这些搞棒球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做经理的特别多,而且当经理之后,管理自己的老东家还特别厉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