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私有化合法吗?
“私”,从法学意义上说是一个规范性质的概念。指个人或组织不能将公共领域划归私人使用(《现代汉语词典》)。 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国家/公民)所有的一种经济运行制度;私有制,则是生产资料归个别阶级、阶层(家庭/个体)所有的制度。二者是对立的存在。 但,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要复杂的多。
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纯粹的公有制和私有制。任何体制都有公私之利,只是偏重不同而已——偏公则属于公有制,偏私则属私有制。或者说,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边界具有模糊性。 于是产生了对公私界线的法律调整问题。这是非常复杂的。
但不管如何复杂,法律原则只有一个:一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是合法的!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我们推行公有制,排斥私有制,原因就在于认为西方的私有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当时中国法律所推崇的是公有制,限制甚至打击私有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于是逐步解放生产力,鼓励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各种资本的活跃,而资本的最本质属性就是自利性。于是,私有财产的保护被提到重要位置,保护私权利成为法制建设的核心。过去公权侵害私权的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从传统到现代,保护私有产权是一项世界性的法律任务。
在我国,保护私有产权也是一项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尽管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基本的方向是正确的。企业私有化,正是保护私有产权的一个典型表现。 企业私有化符合法治的要求!